張瑩
1995年出生于山西晉城,畢業于大連民族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加入平介設計后開始更加全面的設計實踐,其中包括西藏林芝帳篷營地、云南迪慶霄嶺酒莊、玉龍雪山牦牛坪咖啡館設計等優質項目。
編者按
伴隨著旅游消費的不斷升級,人們對出行住宿的需求更加的多元化,越來越多的人把民宿當成了旅游目的地。今天平介設計將帶大家走進——上海迪士尼度假區·棲夢花溪民宿,一同感受這個有溫度的地方。
©徐英達
01 打造一個有溫度的民宿
棲夢·花溪民宿位于上海迪士尼度假區附近,是農村自建房改造的民宿項目。設計方案秉持著棲夢品牌的理念,想做一個有溫度的民宿,能夠裝得下每一個客人旅途中,那些關于浪漫的故事。民宿項目中建筑外立面改造與庭院設計主要由平介設計完成,室內設計與軟裝由則問設計完成。
民宿原狀 ©平介設計
改造后民宿入口 ©徐英達
02 粉紅色的少女風
棲夢是一家專注打造“少女風“的民宿品牌,項目主題色彩的選擇延續了棲夢慣有的風格,以粉色為主,通過硬朗的材質和大體塊的造型去中和粉色的甜膩,正如每一個在這座城市中打拼的女孩,溫柔細膩,又堅強獨立。
民宿入口 ©徐英達
民宿整體呈現為粉色,使用冷靜的中性灰作為調和,精心調配的色塊比例加以金色材質作為點綴。同時,硬裝材料的選擇也以堅硬感的材質為主,置入玻璃、金屬、亞克力,輔以穿孔板、水磨石和微水泥等,再用布藝軟裝作為輔助,形成細膩剛硬的有機搭配。堅硬的材質下,溫柔無處不在。不僅構建出如夢似幻的建筑空間,還展現出剛柔并濟的特質。
民宿鳥瞰 ©徐英達
起初,民宿的庭院被一條道路一分為二,無法保證私密空間的隱私和完整。在與業主協商后,平介設計重新梳理庭院動線,將道路遷移至別處,入口也隨之改到旁側,營造出世的隱秘感。與院落的寬敞大門不同,改造后的入口增加了一道景墻,避免客人對院內景觀的視線穿透。待客人經過景墻進入庭院后便豁然開朗,頗有游園之感。
從入口看向東側泳池©則問設計
民宿東側泳池 ©則問設計
從入口看向南側泳池黃昏 ©徐英達
庭院內部的改造以兩個泳池為中心進行設計,同時對照室內進行造景。水乃萬物之源,有水就有了生命,甘冽清明的池水賦予了院子靈性,其流動的動態特質和周圍靜態的環境形成有機統一,令神秘與夢幻交織于此。泳池中穿插布置了臺階和下沉休息區,形成了多樣化的趣味空間,讓每個人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安靜角落。
民宿立面 ©徐英達
民宿立面黃昏 ©徐英達
03 “自然采光”原則
光之于空間,猶如空氣之于生命,平介設計格外重視光影的營造。在整修室外空間時,首先對門窗進行重裝,考慮到造價問題,沒有對建筑外立面進行大的修改,只是做了拆除與粉刷,用大面積的粉色確立起整間民宿的視覺特征。在挑選外立面裝飾時,十分注重“自然采光”的原則,用穿孔板形成塊狀感,巧妙地利用自然光線突出室內環境的層次,營造出斑駁陸離、明暗有致的視覺效果。
從泳池邊看向建筑@徐英達
立面細節 ©徐英達
客房中的落地玻璃窗通透明亮,設計師不想為了謀求外表美觀而影響房間內的通風,因此將大窗作為景觀窗存在,另外在墻上開設了小窗用于通風,還細心地用窗孔板遮擋通風窗,以確保外立面的一致性,從而達成視覺上的和諧統一。
從餐廳開窗看向庭院泳池@徐英達
從公共休閑區看向玄關@則問設計
公共休閑區@則問設計
業主和平介設計都十分注重民宿的互動功能。主樓的底層空間原本各成體系,現在被全部打通作為公共空間,成了住客閱讀觀景、互動交流的地方。吧臺、餐桌一應俱全,還有面包機、微波爐、煙機灶等,滿足了部分住客想自己動手做早餐的需求。
廚房細節 ©則問設計
餐廳內景@則問設計
廚房細節@則問設計
客房的設計都是遵循了面朝景觀面的做法,客房作為休息區,主題性相對減弱,舒適性增強。
客房細節 ©則問設計
客房,享有極好的自然景觀視野 ©則問設計
不同客房內景 ©則問設計
平介設計回顧整個項目歷程,雖然項目由于疫情、工期、造價以及協作等因素在許多方面(立面改造、材料選擇等)存在各種不完美,但也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初始概念方案的想法,并在民宿改造設計上積累了不可或缺的經驗。
客房浴缸@則問設計
客房浴缸細節@則問設計
透過門框看向公共休閑區@則問設計
一層平面布置圖 ©平介設計
二層平面布置圖 ©平介設計
張瑩——為山西晉城太陽古鎮代言
平介設計的設計師張瑩為大家推薦她的家鄉山西晉城大陽古鎮“打鐵花”表演?!按蜩F花”是一種大型民間傳統焰火,是中國古代匠師們在鑄造器皿過程中發現的一種民俗文化表演技藝。明清時期,大陽古鎮的冶鐵業和制針業非常發達,“打鐵花”這一傳統民間藝術也得以發揚光大、傳承久遠。大陽古鎮“打鐵花”表演由6個人共同配合施展,讓高達1600℃的鐵水在夜空中呈現出絢麗的色彩和恢弘的畫面。這是一項危險而又極具畫面感、儀式感的傳統技藝,如今也成為大陽古鎮吸引游客的一項重要傳統技藝表演。
拍攝:張瑩
Q:請您預測一下未來的民宿流行趨勢?
“宅民宿”正在成為假日消費的潮流趨勢,把民宿當成旅游目的地的旅行者越來越多?,F在,我們做民宿絕不應該只考慮到位置和服務,生活方式的營造也非常重要。我們需要深度挖掘所在地能夠帶給旅行者沉浸式的生活方式體驗,讓旅行者來到這里能夠尋找到心靈的棲息地。
Q:新舊建筑如何做到和諧統一?
新舊建筑的統一可以是材料、形式與意向的靈活搭配,這個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每一棟建筑由于其功能及使用者個性的不同都有獨特的場景和故事。在改造方式上我們應該致力于在過去和未來之間為建筑尋找一種新的定義,力求達到藝術表現與價值最大化的統一。
Q:如何巧妙地在項目中添加“網紅”元素?
“網紅建筑”是設計師貼合大眾和營銷的結合產物,屬于建筑被信息化的一個過程。對于“網紅”作品的好與壞我們沒有一個評判標準。隨著“網紅建筑”影響力的不斷擴大,相信在未來它會為建筑的發展帶來更多的契機。但是設計的本質是永遠不會變的,我們不能本末倒置。如何去處理建筑、環境與人的關系才是我們需要著重去考慮的東西。
張瑩
1995年出生于山西晉城,畢業于大連民族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加入平介設計后開始更加全面的設計實踐,其中包括西藏林芝帳篷營地、云南迪慶霄嶺酒莊、玉龍雪山牦牛坪咖啡館設計等優質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