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愷(左)、周子喬(右)
陳愷,之行建筑事務所合伙人兼主持建筑師。曾工作于日本SAKO建筑事務所和北京TAO跡建筑事務所。在以上事務所工作期間,負責了各種不同尺度及不同類型的項目,積累了豐富的建筑以及建造經驗。于2015年創立之行建筑事務所。
周子喬,之行建筑事務所合伙人兼主持建筑師。湖南大學建筑學碩士。曾工作于北京TAO跡國際建筑事務所。2014UIA 世界建筑師大會與會建筑師, 2015 WA 世界建筑雜志優秀中國青年建筑師。
編者按
湖南省益陽市安化縣柘溪鎮依托柘溪庫區的山水美景與生態資源,整鎮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發展特色全域旅游,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踏青游玩。今天讓我們跟隨建筑師陳愷和周子喬一起走進——柘溪鎮。
01 聯手打造環湖路上的名片工程
斯途·鳳凰嶼民宿位于湖南省安化縣柘溪水庫內,前身是一座歷經60余年歷史的木材廠,近二十年來隨著木材公司的衰落而被棄用,成為鄉村閑置設施。2019年由安化縣梅山城投集團有限公司投資改造為柘溪水庫風景區沿湖環線的配套民宿,通過設計改造盤活農村閑置資源,同時也希望這樣一個作品,能在雪峰湖公園形成示范效應,成為當地旅游和鄉村振興的名片。
民宿周邊的風景和自然條件非常具有特色,但是原始建筑結構情況比較復雜,工程預算控制的很嚴格,那么如何經濟、適度、安全、美觀的把項目呈現出來具有很大的難度,因此業主找到了之行建筑事務所和永信和瑞工程咨詢有限公司來共同完成。
02 湖心半島的五座棄置建筑
項目現狀由五棟閑置建筑組成,分別為原木材公司的辦公樓(1號樓)、餐廳(2號樓)、宿舍(3、5號樓)、及豬舍(4號樓)。由于建筑面積較大,受限于有限的成本,設計團隊希望從合理分配改造預算的角度出發,盡量以低成本、微介入、因勢利導的原則來進行改造利用,依據這五棟建筑各自的位置關系、景觀條件、形態特點,找到其各自對應適合的功能定位。
原始場地鳥瞰
改造前的建筑
建筑在場地上呈之字形展開,現有空間體驗較為單調;將觀察范圍擴大到整個場地,場地內許多高大的水杉樹與建筑共同圍合出了一處靜謐、內向且邊界柔軟的院落,令人印象深刻。因此設計團隊希望用一個回廊空間,去加強這種內向的場地氣質,讓更多的住客能夠感知到這個內向寧靜的空間氛圍;在回廊中心設置了一個鏡面水池,希望通過水面的倒影,向住客揭示庭院上方的空間,引導住客的視線向上觀察高大水杉的挺拔之美。
總圖前后對比
俯瞰建筑
組成元素軸測圖
連廊體系豐富了住客的交通流線選擇,將建筑群原本單調的一字形流線轉變為更加富有體驗性的回字形流線,疏解了一字型流線的對于沿途功能的干擾和干線般的交通壓力,維護了住店客人的隱私;根據場地里水杉樹的現狀位置,連廊形態發生扭轉、圍合,形成了多個形態各異的天井和院子,為住客帶來了更加豐富、有趣的游覽體驗,同時連廊的水平延展也對比強化了水杉樹垂直形態的存在感。
03 山水林木間的“燈塔”
設計團隊根據現場的勘查,在水岸邊發現了一個倒塌的屋舍基址,經過原木材公司相關人員查證確認此處原有一座房屋,此處也成為現場少有的具有新建條件的場地。由于用地四周道路交通條件較差,乘船成為最合理也最有趣的登島方式,希望這棟水邊建筑成為登島入住的大堂及水吧,并成為一個燈塔一樣的地標,為來訪住客提供一個山水之間的視覺焦點,創造登島過程中具有期待性的體驗感。
置入水吧
場地原始情況
水邊大堂的用地范圍內有許多高大的水杉,阻隔了江面的壯美景觀,業主一度想將這片水杉林全部砍去以打開景觀面,但是茂盛的水杉也為場地注入了獨特的場所特征,設計團隊通過與業主的溝通保留了絕大部分的水杉樹,水杉的分布點位決定了建筑的輪廓,通過多次測繪和反復放線,最終大堂施工成功“卡位”進水杉的縫隙中,對于一些無法回避的水杉,也并未砍去,而是以天井和連廊空間進行回應,達到水杉與空中水吧的穿插共生。
場地被水杉樹環繞
04 磚混結構的限制與景觀體驗的激活
“盡量保留原有外觀不變,面積只可增大不可減少,”是木材公司與業主在前期設計溝通中強調的一個重要因素。
單體改造策略
中庭前后對比
原有建筑為磚混結構,受限于原有辦公樓房間尺寸的限制,開間進深均較小,因此沿外立面向外擴出一個區域,以擺脫磚混結構的限制,呈現出更為開放的空間面貌,最大化將外部自然景色引入室內,在每一個客房都形成一個向外取景的休閑空間。
05 保留原真痕跡,延續場地故事
木材廠60年來歷經風雨,有繁榮也有衰落,場地的圍墻大門、瓷磚壁畫,都見證了歷史的變化。保留場地的原真要素,以最小的成本對現狀進行激活,是業主的期待,也是項目初始預算不高的必然選擇。設計團隊對場地大門、圍墻、壁畫、樹木進行定位后,將這些場地要素積極利用到了后續的設計中。許多被施工方視作“沒有保留價值”的片段,在施工中因為“造成麻煩”而幾次差點被拆除,經過過程中的反復溝通最終得以保留。希望住客在體驗改造后的民宿時,仍然可以片段化的捕捉到20世紀60年代-90年代那些人與事在場地上留下的痕跡,并與這些痕跡一道將場地的故事繼續的訴說下去。
入口原狀
原有配電房及宣傳瓷磚筆畫
陳愷、周子喬——為湖南省益陽市安化黑茶代言
民宿位于湖南省益陽市安化縣,那么就向大家推薦這里的特產安化黑茶吧。安化黑茶是六大基本茶類之一,屬于后發酵茶。主要產品以茯磚、黑磚、花磚、青磚、湘尖等產品為主,在古代,一部分內銷山西、陜西、甘肅、綏遠、寧夏、新疆、西藏、蒙古等地,一部分加工制壓成磚,除內銷西北各地外,還遠銷海外,特稱“磚茶”。安化黑茶的口味比較香濃,適合喜歡濃茶的人群飲用。其中黑磚茶茶湯顏色紅艷,茶香可以聞到陳香,入口順滑,滋味醇正;茯磚茶則號稱發酵茶始祖,茯磚茶會產生一種被稱為“冠突散囊菌”的益生菌,催化茶葉內的物質進行氧化、降解、聚合或轉化,因此茯磚茶會有一種特有的菌花香。
Q:請您預測一下未來的民宿流行趨勢?
未來會有更多具有特色的民宿產生,結合不同的房子,不同的場地條件,去打造各具特色的民宿產品,比如像我們之前做過的老茶行改造的民宿、老電影院改造的民宿、礦坑改造的民宿等等。因為民宿不是酒店,并不是賣一間房+一張床+一餐早餐,民宿的本質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體驗,一個短暫放松,逃離日常的機會。所以我們一直反對把民宿做成類似酒店客房一樣的標準化的產品,它應該是非標的,而且我們很期待通過民宿這樣的產品,去把更多鄉村的廢棄設施進行激活再利用,不然很多好東西都閑置在那里,我們覺得很可惜,也覺得這給我們這樣的團隊提供了很多潛在的機會,去完成一些更有趣的作品。
Q:新舊建筑如何做到和諧統一?
這個項目大部分區域都是雙坡屋頂+紅磚房的舊建筑,新建的建筑主要是連廊和水吧,所以我們希望新與舊在視覺上能比較清晰的分開,不要看起來新舊不分,給顧客含糊不清的感覺。因此新建筑全部采用了平屋頂,與舊建筑的坡屋頂拉開區別,同時在顏色上采用了深灰色,來與偏暖色系的紅磚墻形成對比。業主在設計和施工過程中對立面采用深灰顏色提出過幾次疑慮,擔心深灰色太反常了,是否采用白色更加符合民宿的一般調性,我們也做過方案的對比模擬,最終我們認為深灰色更能形成一種低調,沉穩的氣質,與場地的氣質更加搭配,也有利于在自然和紅磚墻的老建筑面前成為“配角”,避免過分出跳。
Q:在改建時如何廢物利用,有哪些竅門兒?
我們剛開始著手設計的時候,舊建筑里已經搬空,沒有家具和舊物了,因此從利用的角度來說,我們更多的是思考如何充分利用已有的房屋和空間,為了物盡其用,就必須找到每一棟房子自身的面積大小、位置、景觀朝向等特點,依照每棟房子自身的特點和優勢,揚長避短。比如有一些房子靠近水面,適于作為濱水客房,有些房子遠離水面,可能就需要我們通過設計來造景,做私人庭院房,還有一些房子完全沒有景觀,但是交通方便,那么就比較適合用來做廚房、餐廳、布草間這樣的輔助功能。我們在做舊建筑改造的過程中,有時候感覺自己像一個老中醫一樣,先通過“望聞問切”來了解舊房子,然后梳理其中的利弊關系,最后通過“針灸”式的操作,以較小的成本來達到最佳的“激活”效果。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之行建筑事務所授權A+設計師聯盟發表